特朗普的“战争部”,猛虎潜行,病猫才咋呼
今天,2025年9月5日,真是个顶刮刮的好日子。白宫那位“天降伟人”,咱们的特朗普大统领,又给世界耍了个新花样,他老人家大笔一挥,嫌“国防部”这名字太“政治正确”,忒“软弱”,不够威风,不够杀气,要给它恢复旧名,叫做“战争部”。
你听听,多气派!“战争部”!一听就让人浑身发抖,虎躯一震。国防,国什么防?防来防去,多憋屈!还是“战争”二字来得爽快,来得直接,透着一股子“挡我者死”的英雄气概。据白宫流出来的文件说,这么一改,是为了“更准确地反映了现今军人服役的使命”,并且“向对手释放美国随时准备为维护自身利益发动战争的信号”。
说得好!说得妙啊!简直是振聋发聩,醍醐灌顶。我仿佛看到,华盛顿的官老爷们,个个挺起了胸膛,脸上泛着“战”字的光辉。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先生,哦不,现在该叫“战争部长”了,前脚还在军校对着新兵蛋子们演讲,后脚就可能要换个更响亮的名头去上班了。他自己都说了:“明天可能会稍有不同的称谓,我们拭目以待”。那神情,那语调,活脱脱一个急着换顶戴花翎的九千岁。
他们说,这是“恢复传统”。没错,1947年以前,美国是有一个“战争部”。可他们忘了(或者说,故意忘了)当年为什么要把它改成“国防部”。那是因为,在经历了两次把世界搅得血肉模糊的世界大战之后,连最嗜血的政客也觉得,把“战争”二字天天挂在嘴边,实在不是什么体面的事。改名,是想告诉全世界,也告诉自己的人民:我们这支军队,是为了“防卫”,是为了守护和平,而不是为了主动去“战争”。这块遮羞布虽然薄,但好歹还挂着。
现在,大统领觉得这块遮羞布碍眼了。他一把扯下来,光着膀子,露出满身的“肌肉”和“武德”,高喊:“俺们就是要打仗!”这叫什么?这不叫返璞归真,这叫图穷匕见。
他们说,这能“向对手释放信号”。什么信号?无非是说:俺有枪,俺想打谁就打谁,你们都给俺老实点!这跟街头的小混混,把“忍”字文身改成“杀”字,有什么本质区别?以为换个凶神恶煞的名字,就能吓住对手,就能让自家国运昌隆。这是一种何等深刻的、根植于骨子里的不自信!真正的强者,何须把“勇”字写在脸上?猛虎潜行,病猫才咋呼。
当然,也有人嘀咕,总统一个人说了算吗?国会老爷们能答应吗?这事儿从程序上讲,还真不一定能成。可你看看大统领那架势,那副“我就是规矩”的派头,国会算个屁?法律算个鸟?他要的,就是这个姿态,这个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霸道总裁范儿。至于底下的人,自然会“揣摩上意”,把这出戏给演全了。这不,行政命令先给你用上“第二称谓”,让你慢慢习惯。温水煮青蛙,煮着煮着,就都熟了。
最可笑,也最可悲的,是那些为此欢呼的民众。他们大概觉得,美国终于又“硬”起来了,自己的日子也能跟着好起来了。他们忘了,从“国防”到“战争”,一字之差,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哲学。前者是“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”,后者则是“不找个敌人,就浑身贱得难受”。把国家的最高军事机构命名为“战争部”,就是把战争从“最后的选项”变成了“日常的业务”。
这让我想起我们这片土地上一些早已死去的幽灵。它们也曾迷信暴力,也曾叫嚣“生存空间”,也曾把整个国家变成一部隆隆作响的战争机器。一开始,民众也曾为每一次“胜利”而癫狂,为每一次扩张而欢呼。可结果呢?是废墟,是瓦砾,是无数家庭的破碎,是整个民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。当一个国家开始对内压制异见,对外炫耀武力,把“和平”当作懦弱,把“战争”视为荣耀时,它离法西斯的大门,也就不远了。今天改个名字,明天就能改个法律,后天,是不是就要把所有不唱赞歌的嘴都给缝上?
所以,别光看热闹。这不只是一场政治滑稽剧,这是一声刺耳的警报。大统领的寿命固然有限,但被他释放出来的这头名为“战争”的怪兽,一旦挣脱了“国防”的锁链,再想把它关回去,恐怕就难了。
风,又起来了。只是不知道,这回吹来的,是东风,还是西风;是带来希望的春风,还是卷着血腥味的妖风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