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乌克兰东部的领土,去换一个所谓的“和平”,外加一个由别人买单、自己不担风险的“安全保障”
哟,瞧瞧这是谁回来了?我们伟大的“交易大师”,特朗普总统,在阿拉斯加跟普京“相谈甚欢”之后,终于给我们带回了一个“和平大礼包”。听起来可真了不起,感天动地,差一点就要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了。
可你仔细一琢磨,这礼包里装的都是啥玩意儿?
去之前,特朗普可是把胸脯拍得山响,说什么普京要是不答应停火,“后果将非常严重”。结果呢?在安克雷奇吹了几个小时冷风,回来就立马在“真理社交”上改口了。停火?不不不,太小儿科了,咱们要搞就搞个大的,直接谈“全面和平协议”!
这话听着耳熟不?这不就是普京最想要的剧本吗?一边打,一边谈。战场上炮火连天,谈判桌上唾沫横飞。这意味着乌克兰人还得在前线继续流血,等着大人物们把他们的国土和未来都规划好。特朗普这哪是去施压的,简直是去给普京送了个神助攻,把普京最想要的谈判节奏给送到了手上。
然后就是这个重头戏,“美国的安全保障”。听起来像个定心丸,对吧?特朗普总算“松口”了。可这药方是什么?一个八字还没一撇的“有意愿国家联盟”。
这联盟在哪儿呢?成员都有谁?出钱还是出人?特朗普自己都没想好,就先画了个大饼。说白了,就是美国可能出点钱、出点装备,吆喝欧洲兄弟们往前冲,组建个“欧洲联军”去乌克兰站岗。至于美军地面部队?门儿都没有。这不就是开了张空头支票嘛?让别人家的孩子去流血,来保障特朗普“和平缔造者”的光辉形象。
说到这,我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:内维尔·张伯伦。
1938年,张伯伦从慕尼黑回来,挥舞着那张跟希特勒签的协议,激动地向全世界宣布,他带回了“我们时代的和平”。他以为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,就能喂饱纳粹的胃口。结果呢?我们都知道了,那张纸连擦屁股都嫌硬,根本没能阻挡坦克的履带。
现在,特朗普好像也想在他的总统图书馆里挂上这么一张纸。用乌克兰东部的领土,去换一个所谓的“和平”,外加一个由别人买单、自己不担风险的“安全保障”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总踩着相似的韵脚回来恶心你。
还“有意愿国家联盟”?特朗普简直是在开玩笑。这根本不是什么高明的交易艺术,这是在重复历史上最愚蠢的绥靖错误。他从阿拉斯加带回来的不是和平的橄榄枝,而是一份写着投降条款的协议草案,还得意洋洋地向全世界展示。
对于那些在战火中苦苦支撑的乌克兰人来说,这份“大礼”,实在是太沉重了。
评论
发表评论